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  • 历史
  • 地理
  • 经济

      区人民政府驻娄桥街道,邮编:325016;目前办公地点在兴海路50号,邮编325005。行政区划代码:330304。区号:0577。拼音:Ouhai Qu。瓯海区北靠瓯江,处于温州市区的东、南、西部,环绕鹿城、龙湾两区。原系温州市郊区,1981年12月析出建置瓯海县。瓯海是浙江省温州市三大城区之一,位于温州市区西南部。全区总面积467平方公里,占市区总面积的42%。现辖6个镇,7个街道,总人口38万。
 瓯海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便利发达。温州机场、温州港、温金铁路客运站等交通枢纽紧邻辖区而设,金丽温、甬台温高速公路和104国道贯穿全境,瓯海大道、梧埏大道等城市干道与老城区交通网络相连。近几年来,瓯海区再造优势,相继组织实施了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,进一步完善电力、通讯、供排水等基础设施,为温州城市的拓展和大都市框架的构建奠定了基础。
 改革开放以来,瓯海经济实力大为增强。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79.4亿元,财政收入9.1亿元,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249元,农民人均收入6590元。200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222.2亿元,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3家,轻工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0%以上,特色轻工产业集聚进一步加快,层次不断提升;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,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;2002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9.6亿元,专业市场不断完善,超亿元市场达8个。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,2002年实现外贸出口商品供货值60.2亿元。
 当前,全区正在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,做强二产、做大三产、做精一产。以加速发展传统优势轻工产业和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,努力打造眼镜、锁具、服装、鞋革等一批更具特色、更具活力、更具财富的一流国际性轻工制造基地为支撑的“轻工强多”。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,打造成一个以“商、住、游”为重点的“商贸新区”。
 瓯海山青水秀,风光旖旎,风景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1%,拥有省级风景名胜区仙岩、泽雅,省级森林公园茶山及温州乐园、五美景园等主题公园,还有建设中的汇昌河水上公园、温州南戏城及温州生态园等。今后的瓯海,将充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山水资源,既着眼于建设温州大都市的生态屏障,保护好山水资源,又着眼于体现新型城区的空间特色,开发好山水资源,在保护和开发中促进生态的经济化和经济的生态化,让山水融入城市,让城市走进山水,努力建设“山水相融,城美景秀,天人和谐”的生态型山水城区。
 山川秀美,人杰地灵。瓯海悠久的历史及丰厚的文化底蕴,历经千百年的沉淀,连接古今,穿越时空,给人以质朴、清新的感觉,几多人文景观令人爽心悦目、流连忘返。
 瓯海人民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、生长,以真诚和希望演绎淳朴的民风,以热情与乐观延续古老的习俗。这些民谷风情,蕴含着他们的勤劳和智慧,积淀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。
 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,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目标,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。以高教园区、温州中学、瓯海中学等为基础,努力建设温州的文教中心。坚持“以人为本”,深入开展文明村镇、文明社区、文明行业、文明单位、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突出抓好颇具特色的示范社区创建工作。积极倡导社会兴文、产业兴文和品牌兴文,不断深化文化大区建设的内涵。在不断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,努力建设学习型城区,积极塑造“文化大区”新形象。
 改革开放使瓯海大地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,城乡面貌日新月异,发展前景日益广阔。近年来,区委、区政府坚持与时俱进、开拓创新,提出并实施“工贸主导、文化提升、山水融入、中心培育”的区域发展战略,努力打造“轻工强区、商贸新区、文化大区、山水城区”,把瓯海建设成为宜商、宜居、宜游、宜创业的现代化新型城区。前进中的瓯海,正向世人显示改革与发展的崭新风貌。
 


 瓯海上古时代属“瓯”地之一部分,据古籍《山海经,海内南经》载:“瓯居海中”。瓯海之名由此而来。
 鸥海区在战国和秦时属东越地,西汉初属东瓯国地,东汉初为章安县地,后为永宁县。隋朝起置永嘉县,直至民国。
 鸥海区在隋朝起置永嘉县,直至民国。
 
 全国解放后,从1950年至1958年,鸥海区仍隶永嘉县,1958年划归温州市管辖,1981年12月从温州市郊区析出,设置瓯海县,1992年4月撤县设区,2001年8月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。
 原系温州市郊区,1981年12月析出建置瓯海县。1992年3月撤县设区。1998年辖18个镇、7个乡和1个街道。2001年,将瓯海区的藤桥镇、上戍乡、临江镇、双潮乡、岙底乡和梧埏镇的划龙桥村、上田村、鱼鳞浃村、前网村划归鹿城区管辖;将瓯海区的永中镇、灵昆镇、天河镇、沙城镇划归龙湾区管辖;将瑞安市的仙岩镇、丽岙镇划归瓯海区管辖;瓯海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景山街道迁至娄桥镇。2002年辖1个街道、11个镇、4个乡,24个居民区、251个行政村:景山街道 梧埏镇 茶山镇 南白象镇 新桥镇 瞿溪镇 潘桥镇 娄桥镇 泽雅镇 郭溪镇 丽岙镇 仙岩镇 三垟乡 西岸乡 北林垟乡 五凤垟乡
 
 瓯海区北靠瓯江,处于温州市区的东、南、西部,环绕鹿城、龙湾两区。
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,南亢北卑。陆地占93.33%,水域占6.67%。林业用地面积37.6万亩,耕地面积12万亩。是未来温州城市“南连西拓”的重要腹地。
 
 鸥海境内有温瑞塘河和汇昌湖两大水系,大小河流152条,主河道17.27公里,主干支流36.09公里,一般支流345.14公里,河床宽度15至100米不等,水深1.5米至6米之间,于吴淞高程5.0米时,河道蓄水总量达6500万立方米。
 温瑞塘河位于瓯江以南、飞云江以北的温瑞平原,是我市境内十分重要的河道水系,分属于鹿城、瓯海、龙湾、瑞安等“三区一市”管辖。水源主要来自瞿溪、雄溪、郭溪(通称三溪)以及大罗山和集云山的山涧溪流,整个流域面积740平方公里,水面面积22平方公里,灌溉面积48.2万亩,多年平均降雨量1694.8毫米,年径流量9.13亿立方米。水系河网总长度1178.4公?温瑞塘河自东晋时期由人工开凿,经唐大和、会昌年间大规模疏浚,后在南宋淳熙14年由知州沈枢组织修筑,形成“八十里荷塘”,是温州山水城市特征的重要标志。温瑞塘河主河道古称南塘河,明清称七铺塘河,北起鹿城区小南门跃进桥,向南流经梧埏、白象、帆游、河口塘、塘下、莘塍、九里,再向西至瑞安市城关东门白岩桥,全长33.85公里,正常水位时河面一般宽度为50米,最宽处200多米,最窄处仅13米。温瑞塘河纵横交错的水系河道,对我市的防洪、排涝、供水、航运、灌溉、景观及生态环境保护,特别是温瑞平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,被温州人民称为“母亲河”。
 鸥海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域,全年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多年平均降雨量1700mm,年总降水量达11.56亿立方米,蒸发量3.64亿立方米,无霜期276天。
 
 2002年鸥海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9.4亿元,实现农业增加值2.51亿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6590元。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。农业结构继续朝市场化的需求进行调整。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。全面实施“强龙工程”,培育了30家龙头企业,产业化龙头不断做大,组建了14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,一批龙头企业依托中介组织,大力发展订单生产,建立了贸工农一体化的产销方式。农业优势产业逐步形成。初步形成了花卉、蔬菜、畜牧、果茶、休闲观光农业等五大主导产业。830亩的温州花卉大世界项目建设方兴未艾,食草动物养殖成为山区农业的一大特色。“四大名早茶”占据半壁江山,2003年被命名为“中国杨梅之乡”、“中国瓯柑之乡”,休闲观光农业迅速兴起。
 农产品质量和名牌战略深入实施。农产品的质量、安全、名牌意识普遍得到重视,3个农产品(商标)获市名牌产品或知名商标称号, 4个农产品获省级博览会金奖,断改善。加强了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和小流域治理,全面实施温瑞塘河综合整治。建成市农业高新示范园区等各类园区29个,实施林业“四大”绿化工程,使“森林进城,园林下乡”,全区森林覆盖率51.4%,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。大力开发森林公园和保护三垟湿地等自然资源,努力打造山川秀美、生态和谐的绿色瓯海。
 全区有工业企业10619家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42家,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53家,国家免检产品4只,省市名牌产品32只,省市著名、知名商标24只。拥有中国锁都、中国鞋都、中国眼镜生产基地等“国”字号特色产业基地和外贸工业园、旅游品工业园等特色园区。形成了以鞋革、服装、眼镜、锁具、烟具、汽摩配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。
 建成了温州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和茶山杨梅精品园、丽岙花卉中心、三?瓯柑精品园、泽雅高山蔬菜基地、郭溪无公害稻米基地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。31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年产值11.06亿元,“大好大”、“一鸣”成为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。人均耕地面积0.29亩,粮食总产量达到2.36万吨。
 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0.58亿元,其中地方税收4.73亿元。共有12家金融机构,可办理国内外一切资金往来业务。2003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05.38亿元。
 现有各类商业经营网点10857个,从业人员21438人,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.58亿元。市场交易活跃,33个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32.73亿元。外贸出口总额3.8亿美元,合同利用外资4333万美元,实际利用外资1839万美元。
 到2003年底,非公有制经济注册法人5783家,完成产值88.01亿元,占生产总值的96%,创利税60.28亿元。